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-3单元试题

八年级下册1-3单元基础知识复习

1.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归省(xǐng) 亢奋(kàng) 夜深星阑(lán)

B.怅惘(cháng) 争讼(sòng) 戛然而止(jiá)

C.羁绊(jī) 磅礴(bó) 大彻大悟(chè)

D.冗杂(rǒng ) 晦暗(huì) 张灯结彩(cǎi)

2.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( )

A.翠羽流苏 人情世故

B.挑灯看剑 千呼万唤

C.富贵荣华 叹为观止

D.吹角连营 兴高彩烈

3.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( )

A.蓬勃 磅礴 束缚 大彻大悟

B.震撼 恬静 流苏 叹为观止

C.瞳仁 摹然 严峻 嘎然而止

D.晦暗 恢宏 山涯 惊心动魄

4.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,有错误的一组是( )

A.忌惮(dàn) 行辈(háng) 凫水(fú) 戛然而止(jiá)

B.脑畔(bàn) 眼眶(kuàng) 喘气(chuǎn) 米酒油馍(mó)

C.亢奋(kàng) 晦暗(huì) 羁绊(jī) 奇伟磅礴(bó)

D.斡旋(wò) 静穆(mù) 争讼(sòng) 夜深星阑(lán)

5.下列四组词语中,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( )

A.踊跃 姣洁 撺掇 马前卒

B.恬静 严峻 缈远 风萧萧

C.拘束 震撼 辐射 暖融融

D.退色 燎原 思慕 熙熙然

6.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( )

A.相得益章 洗耳恭听

B.无可质疑 消声匿迹

C.天衣无缝 慷概淋漓

D.迫不及待 一拍即合

7.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( )

A.骨骼 赌注 凋零 风雪载途

B.追朔 雾霭 瞄准 周而复始

C.翩然 蔓延 萌发 诸入此类

D.装置 迁徒 踪迹 夜幕降临

8.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( )

A.孕育(yùn) 劫难(jié) 连翘(qiáo) 山麓(lù)

B.稀疏(sū) 粗糙(cāo) 膨胀(pénɡ) 丧失(sànɡ)

C.农谚(yàn) 腐蚀(shí) 深渊(yuān) 缄默(jiān)

D.褶皱(zhě) 鸟臀(tún) 狩猎(shòu) 喧嚷(xuān)

9.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俨然(yǎn) 溯洄(shù) 皿(mǐn) 豁然开朗(huò)

B.垂髫(tiáo) 佁然(yǐ) 箬篷(ruò) 袒胸露乳(tǎn)

C.窈窕(tiǎo) 阡陌(xiān) 参差(cī) 辗转反侧(zhǎn)

D.俶尔(chù) 好逑(qiú) 篆章(zhuàn) 落英缤纷(bīng)

10.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阡陌(mò) 垂髫(tiáo) 豁然开朗(huò)

B.清冽(liè) 幽邃(suì) 参差披拂(cān)

C.悄怆(chuàng) 罔不(wǎng) 寂寥无人(liáo)

D.溯洄(sù ) 寤寐(wù) 窈窕淑女(tiǎo)

11.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( )

A.阡陌(mò) 窈窕(tiào) 水中坻(chí) 卷石底以出(juǎn)

B.篆章(zhuàn) 叹惋(wǎn) 诣太守(yì) 犬牙差互(cì)

C.平旷(kuàng) 俨然(yǎn) 水中沚(zhǐ) 石青糁之(sǎn)

D.好逑(qiú) 语云(yù) 诎右臂(qū) 悄怆幽邃(sùi)

12.下列句子中,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在刘老师有趣的语文课上,课堂气氛十分活跃,大家都踊跃地发言。

B.2018年元旦假期期间,除1月1日照例闭馆外,杭州图书馆及各分馆均照常开放。

C.他还是个孩子,还不懂人情世故,只是如果可以,我宁愿他永远如现在这般天真。

D.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,面对受害者亲人叹为观止的痛苦,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。

13.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( )

A.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,有很多能让人大彻大悟。

B.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桂林梅瓶,色泽光润,造型优美,构思精巧。

C.39岁,坐牢30年,这只世界唯一上过大学、通人情世故的猩猩,结局却这般悲惨。

D.国际马拉松大赛期间,衡水市实行了交通管制,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。

14.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( )

A.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,他始终保持缄默。

B.11月份南飞的鸟群,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。

C.返回的雁群,像凋零的枫叶一样,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。

D.一年前失败的痛苦仍刻骨铭心,一年后他带着十足的信心周而复始。

15.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( )

A.由于经济和硬件设施不足等原因,各国在获取技术方面存在巨大悬殊。

B.鞭炮的巨响和火硝味弥漫在空气中,似乎是在向人们预告春天的到来。

C.穿着实验服的技术人员坐在高架电动推车里,天衣无缝地修剪着植株。

D.随着时间的推移,更有百分之七十的鸟类物种从小的森林碎片上销声匿迹。

16.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( )

A.欣然规往(规:打算,计划) B.心乐之(乐:以……为乐)

C.神情与苏、黄不属(属:属于) D.溯洄从之(溯洄:逆流而上)

17.下列各组句子中,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( )

A.才通人/卿今者才略 B.明灭可见/不可久居

C.便扶向路/济困扶危 D.乃记之而去/桃花源记

18.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( )

A.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,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。

B.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,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,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、诚实、吃苦耐劳。

C.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,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,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。

D.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,但在少年的眼里,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充满吸引力的。

19.下列句子中,没有语病的一句是( )

A.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,让“不打烊”书店成为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地标。

B.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,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。

C.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、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。

D.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空气十分重要,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并产生氧气。

20.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,互联网快速普及,全球数据呈现出爆发增长、海量集聚。(在“集聚”后面加上“的特点”)

B.如何发扬与继承清华的优良体育传统,体育老师任重道远。(将“发扬”和“继承”对调位置)

C.最近,一张莫斯科地铁上的读书照在社交网站Facebook上意外走红,很快,照片获得超过2.4万次以上的转发。(将“以上”删去)

D.《十六岁的花季》一部真正代表了当时中学校园生活和青春思潮的标志性作品,在播出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保持了很高的收视率。(将“保持”改为“持续”)

21.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( )

A.专家分析总结,政府部门提前防控,区域内企业严格落实是能否缓解和改善重污染天气的关键所在。

B.《通知》旨在积极发挥各级体育部门服务全民健身的职能,着力解决广场舞健身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。

C.中国科学家在美国《科学》杂志上发表报告说,已开发出一种新型相变材料,有望将电子产品的存储速度提高约70倍左右。

D.各地教育部门网站公告显示,目前,北京、辽宁、黑龙江、上海、江苏、安徽等省市已经结束网上报名工作。

22.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,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( )

春天推着年,在寒风中缓缓前行,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。

①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,没有了“乡音无改鬓毛衰”的落寞

②道道桃符红光满面,杯杯热酒倾诉衷肠

③喜鹊以佛的慈悲心,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,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

④远走他乡的人,背着行囊,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,辗转南北,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

⑤匆匆的脚步像一支支箭镞,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

A.②①④⑤③ B.①⑤③④② C.②④①⑤③ D.②④⑤③①

23.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( )

①抓住了主要矛盾,就牢牢把握了事物发展方向。

②认准的、看好的事情,毫不犹豫、毫不放松地去抓去干。

③否则,迟缓犹豫、畏手畏脚,走一步退三步,就会错失战机,贻误大事,让“有所为”变为“无所作为”。

④所以,该“有所为”时,就要“敢为”“快为”。

A.②③①④ B.②①④③

C.①④②③ D.①②③④

24.下列各句中,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( )

A.那声音大概是横笛,宛转、悠扬,使我的心也沉静,然而又自失起来,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。

B.“阿阿,阿发,这边是你家的,这边是老六一家的,我们偷那一边的呢?”双喜先跳下去了,在岸上说。

C.2006年5月20日,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》。

D.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,鼓手少则数十人(称“挎鼓子”或“踢鼓子”),多时可达百余人。

25.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,使用有误的一项是( )

A.杏花开了,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;桃花开了,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。

B.物候观测使用的是“活的仪器”,是活生生的生物。

C.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,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,还是给人类理下了隐患?

D.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,融入了海洋、森林、高山、沙摸……等六大元素。

26.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( )

A.物候观测使用的是“活的仪器”,是活生生的生物。

B.一年过去了,两年过去了……泥沙越积越厚。

C.前苏联科学家发现,如果二氧化硅(即非常纯的沙子)处于超高压的状态,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,从而变得极为致密。

D.“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”,他说,“我把我的手、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权都奉献给你。”

27.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《社戏》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,写出了“我”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。

B.《安塞腰鼓》中“好一个安塞腰鼓!”出现三次,形成一唱三叹、回环往复的气势,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,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;“好一个”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,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。

C.《回延安》用陕北民歌“信天游”的形式写成,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,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。

D.《灯笼》一文作者以小说的自由笔法,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,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。

28.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。(这个句子的谓语是“吹动”。)

B.那树有一点佝偻,露出老态,但是坚固稳定,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。(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,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。)

C.“狂澜”“沉湎”“鞠躬尽瘁”“呕心沥血”(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。)

D.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,不让戾气弥漫整个校园,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多方面、多领域齐心协力。(这个句子是个病句,否定不当。)

29.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( )

A.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是根据竺可发表在《科学大众》1965年第1期的《一门丰产的科学——物候学》改写的。

B.《恐龙无处不有》文题用双重否定的形式,强调了观点,肯定了恐龙哪里都有的事实。

C.《大雁归来》通过夸张的手法,介绍了大雁的鸣叫,觅食、群居、飞行的活动,说明了大雁是人类有益无损的伙伴。

D.《时间的脚印》一文运用逻辑顺序,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能记录时间的相关科普知识。

30.下列有关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,有误的一项是( )

A.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,例如“加冠”指二十岁,人们常说的“不惑之年”“花甲之年”,分别指四十岁、六十岁。

B.古诗词中常常见到“节气”的身影,比如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“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”分别写到了“白露”“惊蛰”两个节气。

C.《大自然的语言》的作者竺可桢,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,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。本文选自《科学大众》,是一篇事物说明文。

D.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,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,如安徽的黄梅戏、浙江的越剧、岳阳的巴陵戏等。

31.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“记”是一种文体,为记述事物的文章。《桃花源记》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。

B.《核舟记》一文采用“总—分—总”的结构模式,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说明,条理清晰,结构紧凑。

C.《小石潭记》一文抒发了作者谪居生活的苦闷、抑郁和忧伤的情感。

D.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也称《诗三百》。这些诗歌可分为赋、比、兴三个部分。

32.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,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《诗经》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,也是我国诗歌最早、最重要的一个源头,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。其作品分为“风”“雅”“颂”三部分,常用赋、比、兴手法。

B.陶渊明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田园诗人,比较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还有王维和孟浩然。

C.《小石潭记》是宋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。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,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“小石潭”的景色,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。

D.“记”古代一种散文体裁,可叙事、写景、状物,抒发情怀抱负,阐述某些观点。如明朝诗人魏学洢的《核舟记》。

33.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( )

A.忽逢/桃花林,夹岸/数百步 B.其岸/势犬牙差互

C.盖/简桃核/修狭者/为之 D.蒹葭/苍苍,白露/为霜

34.下面语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潭中鱼/可百许头,皆若空游/无所依

B.率妻子/邑人/来此绝境

C.盖/大苏/泛赤壁云

D.中峨/冠而多髯者/为东坡

35.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有/良田、美池、桑竹之属

B.似/与游者/相乐

C.盖/简桃核修狭者/为之

D.溯洄/从之,道阻/且右

36.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( )

A.诎右臂支船 B.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

C.左手倚一衡木 D.舟尾横卧一楫

37.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 )

A.有良田、美池、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、黄不属

B.启窗而观,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

C.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

D.寻病终 寻向所志

38.下面语句中加点“之”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( )

A.左臂挂念珠倚之 B.忘路之远近

C.闻之,欣然规往 D.乃记之而去

39.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( )

A.寻向所志,遂迷,不复得路

B.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

C.渔人甚异之

D.居右者椎髻仰面

40.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( )

A.此中人语云:“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”

B.太守即遣人随其往,寻向所志。

C.潭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

D.心乐之。

41.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 )

A.如鸣珮环,心乐之 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

B.不可久居 佛印居右,鲁直居左

C.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尝贻余核舟一

D.其中往来种作 往来翕忽

42.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绝类弥勒(十分、很) B.历历数也(清清楚楚)

C.如有所语(比如) D.钩画了了(线条简单)

43.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( )

A.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.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

C.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.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

44.阅读下面一段文字,给加点字注音,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。

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(____)出来的清香,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;月色便ménglóng(_____)在这水气里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,仿佛是踊(____)跃的铁的兽 jǐ(____)似的,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,但我却还以为船慢。

45.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下列小题。

总觉得故乡飘在岁月里,游在宇宙间,她像箭一样,你稍有shū忽,她便由石器时代跑到了现代。总会有一段缺失的文明,总会有一两个老人,拼命搂住fù属的苍桑。他们古板、不冷静,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固执,才保住了那些古老的建筑。如今,那些势不两立的角色,依然坚定地立于人世间。故乡知冷暖,故乡的那些古老,岂能随便遗失?

(1)根据拼音写汉字,给加点的字注音。

shū( )忽 fù( )属 角( )色

(2)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“ ”,正确写法是“

(3)“势不两立”中“势”的意思是 ( )

A.势力 B.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 C.姿态

(4)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

46.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。

孕育(_____) 萌发(_____) 翩然(_____) 销声匿迹(_____)

连qiáo(_____) 农yàn(_____) 悬殊(_____) 风雪载途(_____)

短促(_____) 骨gé(_____) 深yuān(_____) 衰草连天(_____)

huì(_____)星 fù(_____)盖 褶皱(_____) 追sù(_____)

衍射(_____) 遗hái(_____) 携带(_____) 雾ǎi(_____)

缄默(_____) 迁徙(_____) 狩猎(_____) 凋零(_____)

mí(_____)漫 zōng(_____)迹 掸去(_____) 渗入(_____)

沟hè(_____) 龟裂(_____) 山lù(_____) xī(_____)牛

粗糙(_____) 琥珀(_____) wéi幕(_____) 沙lì(_____)

47.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下列小题。

大自然若失去绿色,那luǒ露出来的便是尘土、岩石和沙漠,加上抛在荒野的垃圾和动物骨头,多么让人毛骨悚然!想那已消失的美丽的楼兰城,水草丰盈的罗布泊,还有那可怕的泥石流、大地震,一次次的人类大迁xǐ;我们该反思的不是狂忘的“人定胜天”,而是尊重自然的“敬天畏地”。

其实,很多人并不是有意要破坏自然,内心也并不坏,只是他们需要被唤醒,需要让他们意识到,自然也是有生命的,需要相互温暖。大自然更是一切生命的母体和根, , ; ,

(1)根据拼音写汉字,给加点的字注音。

luǒ( )露 毛骨悚( )然 迁xǐ( )

(2)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“ ”,正确写法是“ ”。

(3)“敬天畏地”中“畏”的意思是 ( )

A.畏惧,害怕 B.敬重,佩服 C.敬畏

(4)根据文意,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,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。

48.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,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。

(1)路过小庭院,有西府________(hǎi táng)怒放,呆看片刻,忘掉世态炎凉。

(2)宝蓝色的轿车呼啸而过,转弯时没有减速,整个车________(piāo yí)而去,太危险了。

(3)人类的狩猎(_____)行为严重威胁了野生动物的生存。

(4)“践行十九大精神,社区教育社区行”系列活动拉开帷幕(_____)。

49.阅读下面一段文字,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。

瓯越大地风光无限:泛舟楠溪,便觉惬意shū(____)适;登临雁荡,顿感心旷神yí(____);听潮洞头,体验雄浑壮观。游览文成,神往刘基避世的yōu(____)闲;漫步仙岩,yín(____)读朱自清绿意的深情;踏足瞿溪,品抿琦君春酒里的乡愁。欣赏温州山水,感受文化温州,滋养我们的文学生命。

50.50.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小题。

浩瀚的云海把黄山峰林装扮得犹如蓬莱仙境,置身其中仿佛进入梦幻世界。它时而和风平浪静的湖水 ,时而轻如丝绢,时而又怒气冲霄。云海初现时,群山披上了斑澜的锦衣,璀璨夺目,瞬息万变。当云海上升到一定高度时,远近山峦,宛若大海中的无数岛屿,时隐时现于“波涛”之上。此时贡阳山麓的“五老荡船”在云海中显得尤为逼真。西海的“仙人踩高跷”,在飞云mí漫舒展时,现出移步踏云的奇姿。黄山的奇蜂、怪石只有依赖飘忽不定的云雾的烘托才显得扑朔迷离,怪石愈怪,奇峰更奇,使它们增添了诱人的艺术魅力。

(1)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,给加点的字注音。

璀璨(________) 烘托 (________) mí(_______)漫

(2)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“__________”应改为“__________”。

(3) “舒展”中“舒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,“扑朔迷离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(4)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,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。

答案及解析:

1.B 【解析】B“怅”应读“chàng”。

2.D 【解析】D“兴高彩烈”应为“兴高采烈”。

3.B

【解析】A项中“篷勃”应为“蓬勃”;C项中“嘎然而止”应为“戛然而止”;D项中“山涯”应为“山崖”。B项全部正确,故选B。

4.B 【解析】B项的注音有误,应为脑畔(pàn)。

5.C 【解析】A项有误,应为“皎洁”;B项有误,应为“渺远”;D项有误,应为“褪色”。故选C。

6.D

【解析】A项,“相得益章”应为“相得益彰”;B项,“无可质疑”应为“无可置疑”,“消声匿迹”应为“销声匿迹”;C项,“慷概淋漓”应为“慷慨淋漓”。

7.A

【解析】B项“追朔”写作“追溯”;C项“诸入此类”写作“诸如此类”;D项“迁徒”写作“迁徙”。

8.B 【解析】“稀疏”的“疏”应该读作“shū”。

9.B 【解析】A. 溯洄sù;C. 阡陌qiān;D. 落英缤纷bīn。故选B。

10.B 【解析】B项“参”应读“cēn”。

11.C 【解析】A窈窕(tiǎo)。B犬牙差互(cī)。D悄怆幽邃(suì)。

12.D 【解析】“叹为观止”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,与此处的语境不符。

13.D 【解析】“戛然而止”形容声音突然终止,不能形容“交通拥堵的状况”。

14.B 【解析】“周而复始”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地循环,不合语境,应用“卷土重来”。

15.C

【解析】天衣无缝:喻诗文自然浑成,或事物周密完美,泯然无迹。适用对象错误。

16.C 【解析】C项有误,神情与苏、黄不属 (属:类似)。

17.B

【解析】 A.仅仅,只/才干;B项都解释为“可以,能够”;C.沿、顺着/扶助;D.题,写/古代一种文体。故选B。

18.C

【解析】A.不合逻辑,“严防”含有否定的意思,与“不”连用,导致句意与事实不符,应删去“不”;B.成分残缺,动词“具有”后缺少宾语中心语,应在句末添加“的品质”;D. 关联词使用不当,前后不是转折的关系。可删掉关联词。故选C。

19.A

【解析】B项有误,“进行”与“能力”动宾搭配不当,应去掉“的能力”;C项搭配不当,一面对两面,应该删去“坏”字;D项有误,应该将“它”改为“植物”。故选A。

20.D

【解析】D句,缺少谓语且语序不当。在《十六岁的花季》后加谓语动词“是”;并将“在”移到“播出后”的后面。故答案为D。

21.D

【解析】A项前后不一致,删去“能否”;B项缺少宾语,在“职能”后面加上“作用”;C项词语重复,删去“约”或“左右”。

22.C

【解析】此题考查学生排列语序的能力。解答此类题,一般通过抓关键词,抓中心句,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。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,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,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、时间顺序、事情发展顺序、逻辑推理顺序等。②句中的“道道桃符”紧承上文中的“年”,应放在开头;④句写羁旅之人归来,①⑤写他们的感受以及迫切心情;③句写喜鹊的迎接,应该放在最后。故选C。

23.C

【解析】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。解答此类题,一般通过抓关键词、中心句、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,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,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,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、时间顺序、事情发展顺序、逻辑推理顺序等。仔细阅读这段话,句①是“因”,句④是“果”,然后句②从正面具体论述怎样“敢为”“快为”,句③从反面进行论述。据此分析排序为①④②③,选C。

24.B

【解析】试题分析:A项并列不当,“宛转、悠扬”应改为“宛转,悠扬”;C项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》中书名号错误,应去掉;D项鼓手少则数十人(称“挎鼓子”或“踢鼓子”)中,括号错用,应改为鼓手(称“挎鼓子”或“踢鼓子”)少则数十人。B项正确,所以选B。

25.D 【解析】D“……等”重复使用,去掉其中一个。

26.D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了解与辨识能力。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,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,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。要做到结合语境,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。D项“逗号”应该放到“引号”里面。

27.D 【解析】D项有误,《灯笼》是以散文的自由笔法。

28.C 【解析】“沉湎”是贬义词,其余几个都是褒义词。

29.C 【解析】C错误,《大雁归来》运用拟人的手法。

30.C 【解析】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是一篇事理说明文。

31.D 【解析】 《诗经》分为“风”“雅”“颂”三个部分。

32.A

【解析】 B一般认为,第一位山水诗人是谢灵运(东晋)。 第一位田园诗人是陶渊明(东晋)。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是王维(唐)。C项柳完元是唐代诗人 D魏学洢是明末散文作家。不是诗人。

33.B 【解析】B项划分有误,应是:其岸势/犬牙差互。

34.D

【解析】试题分析:划分句子节奏时,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,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。D改为:中/峨冠而多髯者/为东坡。此题要把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划开。还要考虑标志性助词“者”。

35.D

【解析】正确的句读是“溯洄/从之,道/阻且右”。

36.D

【解析】A.“诎”,通“屈”;B.“有”,通“又”;C.“衡”,通“横”。

37.B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文言词的一词多义。A.类/相同;B.都是句末语气助词;C.特殊的/零数;D.随即,不久/寻找。故选B。

38.B

【解析】试题分析: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,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,看手法通顺,即所谓的代入法。B助词,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可译为“的”;其他三项都是代词。

39.C

【解析】试题分析: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,名词做状语,形容词用作动词、名词,动词用作名词,形容词、动词的使动用法、形容词、名词、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,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。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,对……感到奇怪;其他三项是名词作动词。

40.B

【解析】A项“语”名词作动词用,译为“告诉”;C项“斗”是 屋词作状语,译为“像北斗星一样”;D项“乐”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,译为“以……为乐”。

41.D

【解析】 A.以—-为乐/快乐;B.停留/在;C.其余,剩余/我;D.都是“来来往往”。所以选D。

42.A

【解析】 B清楚分明地一个个或一件件地。C好像。D清清楚楚。

43.A 【解析】B交通:交错相通。C绝境:与世隔绝的地方。D无论:不用说。

44.sàn 朦胧 yǒng 脊

45.(1) shū(疏)忽 fù(附)属 角(jué)色 (2)苍桑沧桑 (3)A (4)比喻拟人

46.yùn méng piān nì 翘 谚 shū zài cù 骼 渊 shuāi 彗 覆 zhě 溯 yǎn 骸 xié 霭 jiān xǐ shòu diāo 弥 踪 dǎn shèn 壑 jūn 麓 犀 cāo pò 帷 砾

47.(1) luǒ(裸)露 毛骨悚(sǒng)然 迁xǐ(徙)

(2)狂忘狂妄 (3)C

(4) 没有了母亲,哪有新的生命;没有了根,哪有生命的源头 。

48. 海棠 漂移 shòu liè wéi mù

【解析】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、字形的掌握情况,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。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,特别是形近字、多音字。此题应该注意“棠”“漂”的偏旁不要写错,“狩”应该读四声。

49.舒 怡 悠 吟

50. (1)cuǐ hōng 弥漫

(2) 斑澜 斑斓

(3) 伸展奇峄、 怪石难于辨别

(4) 示例:时而如波涛汹涌的大海。

(0)
上一篇 2023年4月27日 上午10:07
下一篇 2023年4月27日 上午10:42

相关推荐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